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葡萄牙案例真的好棒棒嗎?論毒品除罪議題溝通

立委顧立雄提出的毒品除罪化政策(後正名為「醫療前置化」),引起網路名人朱學恆的抨擊,引發了更多網路上對於朱學恆的批評(文一文二文三文四),許多文章提到了葡萄牙毒品除罪的案例,也提到國外對於成癮的新理論,但是這些被新吹捧的觀念,真的有足夠證據支持,讓台灣著手除罪化的大膽嘗試嗎?


(電影「門徒」劇照:credit: nextmedia


葡萄牙案例的偏見

引用葡萄牙案例的文章,用了一張圖說明毒品除罪化後,使用者比例下降,但是引發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只用了一張16-25歲的比例?那其他年齡層的人口呢?整體的用毒比例呢?


圖片取自:http://hssszn.com/archives/10847

於是我去找了一下原始出處,事實上,葡萄牙實施除罪化後,整體人口使用過毒品的比例是上升的!


葡萄牙整體人口(15-64歲)來說,終身有服用過毒品的比例,從2001年的7.8%,到2007年成為12%,到2012年成為9.5%,雖然2012年較2007年稍降,但還是比實施除罪化時2001年的7.8%高出不少。


另一張是青年人口(15-34歲)的終身毒品使用率,也可以看出2001年12.6%,到2007年17.4%,到2012年14.5%,實施除罪化後整理用毒人口還是成長。

這篇報告中,還有不少數據,也有正面的數據,例如(過去12個月用毒人口,整體是下降等),雖然,2012年較2007年整體吸毒數字有稍微下降,但是就能保證2016的數字就會下降嗎?其中有沒有其他變因?例如受訪者有吸食,但是在除罪化的情況下,不認為自己吸食毒品?

同時,另一份獨立單位的研究報告Home Office Report指出,在1999年,葡萄牙青少年吸毒的比例是12%,但是除罪化後,2003年攀升到18%,2011年到19%。

美國白宮藥物管理局也指出,葡萄牙案例的限制在於:1. 支持的證據不夠顯著; 2. 沒有考量其他可能的變因; 3. 刻意忽略反向的數據趨勢; 4. 用毒減少的宣稱沒有決定性證據; 5. 方法論限制

這些不同的研究,在網路上被美化成為一面倒的說葡萄牙好棒棒,我們應該大膽仿效?是不是應該多研究一下數字背後的脈絡,了解政策的正面作用和副作用?

以前認知的成癮理論是錯的嗎?



支持除罪化的論點會引用對於毒品成癮新觀點:毒品並沒有成癮性,是失去人際關係才帶來毒品的癮。這是很不錯的新觀點,的確值得反思,但是毒品真的不會成癮嗎?找到一些少數的例證情境,並不代表毒品真的不會成癮,不然臨床上為什麼可以明顯觀察到戒斷症狀


這個理論的兩個謬誤:
1. 受測者有沒有意識到毒品造成的效果是什麼?該理論用受傷打高純度嗎啡,及越戰二成美軍長期服用海洛因,卻沒有造成上癮。但是因病施打嗎啡或越戰美軍施打海洛因是因為醫療,因此施打時只是減輕痛苦並非帶來快樂,而且也不一定知情,不一定會直接連結毒品與快樂,因此不一定會有成癮症狀;而現在一般毒癮者都明確知道快樂來自於毒品,毒品戒斷的痛苦也都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因此戒斷很難

2. 實驗中把老鼠放進快樂樂園,可以不斷和同伴玩耍和性交,因此老鼠沒有成癮現象,先姑且不論老鼠的實驗是不是放到人類也準,但是快樂樂園不可能複製在現代化社會,人類在現代社會可以隨意性交嗎?可以沒有經濟壓力整天玩耍嗎?


台灣因為以重罪打擊毒犯,所以吸毒者高居不下,監獄人滿為患

監獄因為毒犯人滿為患,不代表直接把毒犯放出來或丟到醫院就是對的,還是應該整體評估利弊和策略。監獄毒犯人滿為患,難道丟到醫院就容納得下?

而且台灣現在並非吸毒都是直接送入監牢,現在其實每年進行勒戒而沒進牢的人數大約都在1萬人上下依照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檢察官本來就可針對施用(非持有或製造)毒品者,聲請法院或少年法院裁定入勒戒所觀察或勒戒,若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應即釋放,並為不起訴之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



+++

政策議題的討論,本來就需要謹慎思辨,沒有完全只有好處的政策,而是在採行政策時,需經過良好的思辨,更深入研究政策的影響,並把可能的負面效果納入考量及彌補。

朱學恆提出的論點,是從毒品及毒販帶來的外部性負面影響來看,並沒有不對,也因此有其支持者。但是在這個公共政策的溝通過程中,攻擊朱學恆的論點,用酸朱學恆是譁眾取寵的成衣業者,攻擊朱學恆犯了「滑坡謬誤」的同時自己也在「滑坡」,或者盲目引用國外案例卻不深究,不是一個好的議題討論方式!


法律可以成立的80/20法則就是,法律是規範社會上大多數可能會遵守法律或因為刑罰不敢違反法律的人,其餘少數即使有法律也可能去挑戰或違反的人,則要用例外方式處理,

毒品醫療前置化,讓施用毒品者更有機會回到社會,是很好的初衷,但是要如何避免朱學恆發文所提到的「沒關係,K他命沒有刑責,表示這不算毒品,趕快吸吸看放鬆一下」,值得更細緻的討論及克服。





10 則留言:

  1. 毒品絕對會成癮,且有明顯的生理戒斷症狀,但是期間其實非常短暫,不可能造成生理上的永久成癮。訪問吸毒者經歷戒斷後還繼續吸毒,都會說是心理的癮使他們回去。

    回覆刪除
  2. 引用葡萄牙案例的文章,用了一張圖說明毒品除罪化後,使用者比例下降,但是引發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只用了一張16-25歲的比例?那其他年齡層的人口呢?整體的用毒比例呢? 答案是因為少子化(墮胎或者節育),就跟全世界的每十萬人謀殺率下降的原因一樣,主要因素就是蘋果經濟學所說的墮胎合法化,使得許多女男在一夜激情後不用為了生兒育女而煩惱,甚至可以使用有效的避孕手段避免懷孕~~~當女人真的想要有個孩子(也就是女人確定可以好好養育照顧子女的時候),女人在取消避孕,進而懷孕生下小孩。我想在女人想要孩子的情況下出生的子女所受到的"愛"照顧,一定比那些因為"不小心有了"所以就生下來的女人還要多少多吧, 去看看 "全世界的每十萬人謀殺率"的維基百科,看看那些謀殺率超高的國家,看看他們信仰的宗教 看看宗教裡面是否提倡墮胎,你就會看到"為何菲律賓廢死後殺人犯罪又會增高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答案是因為以前年齡的毒品使用者已經上癮了,在實施這項政策之前,該國是歐洲毒品使用率最高的,用高年齡之數據並不能反映此政策的成效啊

      刪除
    2. 其實我突然對 歐洲其他國家 16-25歲的比例 有點好奇,說不定其他國家也在下降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4. 我是大色狼
      「推翻你、就是推翻科學家」你說的是定律
      菲律賓是-違反「教育帶來文明進化的邏輯」。
      目前台灣已經步入菲律賓的模式、越來越嚴的打擊毒品堅持不除罪、沒有實據、只有合理的懷疑,懷疑加合理還是懷疑,那就是放屁。。
      下面是文明定律
      所有同性戀與所有除罪一直到廢死。
      是人類一定會進入的過程、叫定律。
      高等基礎教育國家大概只有中華民國的公民不知道「定律」是不能違反的。
      所有除罪過程都會以不違反憲法「自由」的定義一一除罪。
      是本來沒有罪、教育程度低時用法律做嚴格約束。
      教育程度到了、知道自由的定義、就要鬆綁。
      對文盲的手段與法律與受教育過者不同。
      也就是說、一連串的除罪過程,都是站在那裡喊會死會崩潰的人是錯誤的。
      所以、現在反同與種種文明進化者、說的「道理」都是廢的。
      法律、只能用科學定律、有效依據來斷定。
      所以那個朱名嘴在合理的放屁。
      法務部與行政院長也不夠格,換了。
      他們配合多數公民喜好,聯合媒體,扭曲公民思考方向。
      歡迎大家到維基查詢。文明的定律。
      治安惡化、從來不是那些人要負責。唉!邏輯!

      刪除
  3. 一個名嘴、拿著懷疑講出一個看不見的預測。
    這就是台灣的問題。合理的懷疑還是懷疑、等於放屁。
    各方數據已經出現、不知道就去查、不是不知道就否定。
    行政院長與法務部還跟網路名嘴一樣、
    死越多打越多越爽嗎??憲法自由定義是什麼?
    法律不會有越來越嚴的事、那是違反文明定律。
    到底是什麼原因不用愛除罪讓治安變好??
    論述邏輯沒有列入基礎教育、讓高知識份子喪失法學依據、
    還在用自己的道理判斷國家未來走向。
    合理的懷疑可以用、那麼為何不是你們這些堅持不除罪化的、將不違反憲法「自由」定義的人剝奪自由加上社會百般淩虐?
    不對不好的罪與責無止盡、是誰?哪個高官名嘴是毒販首腦?跟南投警官販毒事件一樣???怎麼能讓不用成本的暴利不見呢?
    堅持不除罪、打擊毒販,毒品調包,賣給毒販,吸毒者,想功勞時拿幾個開刀、真是名利雙收。
    合理的懷疑、不要再用了、
    文明停滯就是這些放屁的文章扭曲公民思考。

    回覆刪除
  4. 2013年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會中總結的全球犯罪率從1990~2010年20年,均呈現下降趨勢, 原因的解釋各國在學術研究上還沒有定論。
    論文下載:https://www.ntpu.edu.tw/gradcrim/News_V.php?AutoNo=3499
    按照以上數據變化,許多廢死派把一些在此時期廢死之國家犯罪率並未增加反而減少,作為廢死不會讓犯罪率增加之依據,此為謬誤,因為有可能廢死讓犯罪率增加,但因為其他各國學者都還尚未確定的原因讓犯罪率變更低,一加一減犯罪率總分雖然變低,但怎能因此判定廢死不會讓犯罪率變高?
    同理,您上述2012年比實施除罪化時2001年的7.8%高出不少,是剛好差不多在1990~2010這個全球犯罪率同步下降區段內,也就是說,在這時期內,犯罪率(包括吸毒造成的各式犯罪),理論上應該會因某些尚未定論的因素自然下降,但若您的觀察卻還是增加,豈不是讓人懷疑,合法化導致犯罪率增加?

    回覆刪除
  5. 加州毒品合法化,現在已經在自食惡果了,這就是你們要的結果

    回覆刪除
  6. https://www.auraabadilogistik.com/ekspedisi-surabaya-luwuk-banggai/
    https://www.auraabadilogistik.com/ekspedisi-dari-malang-ke-balikpapan/
    https://jasapengirimankontainer.com/2023/05/17/jasa-pengiriman-container-20-feet-medan/
    https://pengirimanantarpulau.com/ekspedisi-lampung-aman-dan-terpercaya/
    https://pengirimanantarpulau.com/ekspedisi-pekanbaru-aman-dan-terpercaya/

    回覆刪除

路易莎咖啡換奶事件談危機處理的論述

近一年快速展店的路易莎咖啡,一直擁有死忠支持者。但是近日在 PTT被爆料更換鮮乳供應商為味全 後,引發一波強烈的抵制潮。雖然最後路易莎咖啡 宣佈重新更換回光泉 ,但是也造成品牌形象的不小影響。 藉這個機會來分享危機處理的論述。究竟當企業發生危機的時候,應該如何擬出化解危機...